自2021年以来,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在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持续的课程建设与创新,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在省级一流课程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持续建设表 年 名称 2021 省级一流课程 积极申报2021 年普洱学院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参加2021年全国高校农林类专业微课教学比赛,进入复赛 2022 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普洱学院校赛,获校级二等奖初步实现教考分离 2023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虚拟仿真实验软件的制作校级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教学团队结项 2024 更新了PPT,教学大纲,完成了“以美为主线”的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思政体系 2025 完成《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实践》教材初步完成课程知识图谱 2026 初步形成智慧课堂 2027 开发数字教材 一、强化课程思政,培育德才兼备人才 自2021年起,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积极申报普洱学院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通过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生态文明理念、绿色发展观等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此外,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园林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小组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更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我们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21年,课程团队参加了全国高校农林类专业微课教学比赛,并进入复赛。2022年,课程团队在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普洱学院校赛中荣获校级二等奖,进一步提升了课程的影响力。同时,课程初步实现了教考分离,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2023年,课程团队制作了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虚拟仿真实验软件,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此外,校级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教学团队也顺利结项,为课程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2024年,课程更新了PPT和教学大纲,构建了“以美为主线”的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思政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同时,课程还注重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 四、加强教材建设,推动课程发展 计划2025年,课程团队完成了《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实践》教材的编写工作,该教材紧密结合实践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计划2025年,初步完成了课程知识图谱的构建工作,为课程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构建智慧课堂,实现个性化教学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也紧跟时代步伐,将虚拟仿真实验软件、智慧课堂、数字教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教学中。随着智慧教育的兴起,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也积极构建智慧课堂。计划2026年,课程初步形成了智慧课堂模式,通过智能教学系统、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精准分析和个性化教学。这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和交流。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建设仍将持续深化。